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哲学解读 导读第一篇(十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读第一篇(十三) (第5/5页)

今文写之。皙在著作,得观竹书,随疑分释,皆有义证。迁尚书郎。”东晋王隐《晋书·束皙传》所载又与此略异:“汲冢竹书大凡七十五卷,其六十八卷皆有名题,其七卷折简碎杂不可名题。有《周易上下经》二卷;《纪年》十三卷;《琐语》十一卷;《周王游行》五卷,说周穆王游行天下事,今谓《穆天子传》。此四种差为整顿……《穆天子传》世间遍多。”

    从《晋书·武帝纪》说“发魏襄王冢”,而《晋书·束晳传》却又说:“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或云安厘王冢。得竹书数十车。”到底是魏襄王,还是安厘王冢,不过现在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是魏襄王墓。

    那么,魏襄王是何许人也?魏襄王(?─前296年):姬姓,魏氏,名嗣,一名赫。魏国第4代国君。前318年—前296年在位。魏襄王在位时间离秦、齐两国称帝的时期并没有几年了。而后来从其墓中发现竹书内容,涉及《周易》的有关说法。这《晋书》是唐朝史馆的官员们修撰的,是集体创作,修成之后署的是负责总领修撰的宰相房玄龄的名字。《晋书》记载了从司马懿开始到晋恭帝元熙二年为止,包括西晋和东晋的历史。而《晋书?束晳传》里的“《易经》二篇,与《周易》上下经同。《易繇阴阳卦》二篇,与《周易》略同,繇辞则异。《卦下易经》一篇。似《说卦》而异”

    这些说法如何理解呢?周易归来的周易哲学解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