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一篇(三) (第2/6页)
命书籍。这些算命的书籍,前些年是在地摊书上常常看到的东西,如今却是堂而皇之地进入书店的书架之上。你就从那“民俗文化”专柜上抽出一本《周易》什么‘预测学’的书来看,一看封面上署着著者的名字,曾耳熟。此人是在当今算卦行业里是有名气的算卦‘大师’。但看这本书里的内容,怎么与通行本《周易》完全不是一回事呢?这虽标着“周易”二字,可内容里没有了通行本《周易》里的那些“卦爻辞”,既不见第一篇《乾》里的“元亨利贞”,“潜龙勿用”,“亢龙有悔”等句子内容;也不见有那些《彖》曰、《象》曰、《文言》曰的文章内容。通本翻一翻,与通行本《周易》,即同摆放在“古典文化书籍”专柜上的那些《周易》读本说的不是一回事。而名称为“周易与预测学”一书里的内容,让你看到的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更不知道那些“卦式”如同公式一样是如何得来的。什么“地风升”、“雷地豫”、“官鬼酉金,父母亥水,妻财丑土”,还有什么‘×’、‘○’、‘∥’这些符号。还有什么在类如公式的‘卦式’上都标有“世”、“应”之字。即使你从那一书里的第一页读起,也不知道说的是什么。再看全书的内容,虽有分类所举的那么多的‘卦式’例子,即形同固定公式的‘卦式’例子,就让你头疼。并且在类如公式的‘卦式’下面讲解着神秘兮兮的东西,什么“女遇子孙爻持世,必克夫。幸官星寅木得子水动而生之,夫星寅木与亥水相生,则动而子与丑合,夫已有外遇,后果离而娶他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