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四十五) (第5/6页)
为教学而写,是针对初学者读汉、宋《易》注,往往被其中象数术语所阻,这一实际困难而发的。而象数学又是前人治《易》的重要内容,故本书对汉、宋易学中的象数之说,如易象、卦变,蓍法、占法、卦气、爻辰、纳甲、互体、“图”、“书”、先天八卦方位等,进行了粗浅的探讨和简要的介绍。”(《周易概论》齐鲁书社1980年版刘大钧著) 听明白了吧,这是刘大钧1984年写的后记里说的。首先刘大钧把《周易》一书定性为“古代的筮书”,其次又认为这部筮书“内容却有着丰富的辩证法观点和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这听起来很是耳熟,这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出现的那场《周易》论辩争鸣中的一些学者的说法相似,即认为《周易》是筮书,又认为有哲学思想。不过刘大均只是变成了“丰富的辩证法观点和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说法。但刘并没有展开讲“丰富的辩证法和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内容。而正如他自己在“后记”里说的“故本书对汉、宋易学中的象数之说,如易象、卦变、蓍法、占法、卦气、爻辰、纳甲、互体、“图”、“书”,先天八卦方位等”诸说。 这刘大均虽用的书名称是《周易概论》,但内容却讲是汉、宋象数易学说及算卦的内容。这是否是指鹿为马呢?他讲的那些东西是《周易》里的东西吗?应改称为“易学”概论才恰当,严格的讲应是“八卦筮术概论”才对。 这本《周易概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版,到2000年后又出版了增补本。内容增加进去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