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一篇(二十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一篇(二十一) (第1/5页)

    上卷《周易》导说

    第一篇《周易》文本说

    五.《周易》原创文本的结构形式

    春秋《周易》文本的前身——《周易》原创文本

    1.由《左传》一书里的筮例,所反映了以春秋《周易》文本卜筮以外,还存在着一种与春秋《周易》文本内容及结构形式不同的“卦书”用于卜筮

    我们已知《左传》里记载的无论以《周易》筮之,或是引用《周易》都是一种文本,所反映的《周易》文辞是一样的,只是两者的称法及应用不相同。春秋《周易》文本在史巫手里用于卜筮时称“以《周易》筮之,遇某之某曰”;而在其他人士手里把春秋《周易》文本视同《诗》、《书》那样,引用直接阐明事理时称“《周易》有之,在某之某曰”。

    《左传》里无论是以《周易》筮之,还是引用《周易》都依据的是春秋《周易》文本。而这种文本的《周易》,并不是《周易》作者的原创文本。既然史巫为了占筮而把春秋《周易》文本改变成“九·六”爻称的文本,那么,《左传》里反映的以《周易》里的六十四名称及画符号做为《周易》里每篇句子的排序称谓,又何尝不是史巫为了卜筮之用,而将《周易》原初内容改造成“繇称”形式呢?

    无论从春秋《周易》文本,还是从今本《周易》一书去看所谓的“繇辞”或“爻辞”的那些内容,都应是一篇篇讲政治道理的文章。即使把《周易》的体例给改变了,但并不能改变《周易》每篇文辞的哲学思想。虽然史巫把《周易》的每篇文章分割编排称“繇辞”或“爻辞”,但最终扼杀不掉《周易》的哲学思想。因为《左传》记载的引用《周易》里的句子,用于直接阐明事理,就是有力的实证。不过,春秋《周易》文本,无疑是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