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二十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二十七) (第1/5页)

    唐朝李鼎祚汇集象数派各家对今本《周易》的注释(即《周易集解》),该书引述了三十几家的注释。其汇集汉象数派各家,实际并不算是汉朝人的注释,也有汉以后的所谓象数派者的注释,但收集的内容多是东汉后期所谓象数易学者的注释。

    我们看《周易集解》所取注释者,以虞翻为最,苟爽次之。东汉可谓象数易学大家倍出,马融、郑玄、苟爽、虞翻,都是东汉后期人。而虞翻生在东汉末期,而活于三国时期。

    从上述举例的注释来看,多是从卦象、阴阳、爻位、互体、爻辰,消息等象数新学说来解释《周易》一书,当然也结合先秦《易传》里一些说法,并从对《周易》所解释的字意上附会出新的说法来。总之这种解释法与原创《周易》一书的真实含义已远离了十万八千里。

    我们已知原创《周易》本身没有象数一说,即不是按六十四个画符号之“象说”而填进去的文辞,更没有阴阳九·六爻位之说法。而后人所按卦象、阴阳、爻位,及汉“象数”新说一股脑的用在对《周易》一书的解释上,怎能解释清楚原创《周易》的内容呢?以“象数”解释《周易》里的文辞之理,本身是个错误的作法。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赋予《周易》一书“象数”学说,本身是春秋史巫从《周易》一书派生出的筮术(卦学)学说,本不是原初《周易》里的内容。后人释解传承的今本《周易》,并以“象数”去诠释,实际已不是真对原创《周易》了,而是派生出的《周易》,即“卦学易”或叫“筮术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