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哲学解读 导读第一篇(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读第一篇(六) (第2/4页)

笔者也赞同这种认为。大抵那时全国还没有推广出一种“普通文字”,也因帛上的《周易》应是私用的抄本,即不是官方的教科书,难免是地域性的用字。两者所出现的一些不相同的字,主要是借字则是可信的。这与1973年考古发现的“睡虎地秦墓竹简”里出现的借字现象相同。秦墓竹简上的内容大部分是法律文书。通过对竹简的分析,这批竹简是战国晚期到秦始皇时期。从秦简上的文字来看也有不少的借字出现。所以不因发现“帛书周易”与今本《周易》有不少的卦名称及卦里的一些文字不同,就好像发现新大陆似地。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实则,对帛书周易与今本《周易》的内容及其结构形式比较,除出现的一些借字外,两者没有本质区别,都是“六·九”卦爻式《周易》。

    如“帛书《周易》”里的“乾”卦内容及结构形式是这样的:

    “键:元享,利贞。初九:浸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键键,夕泥,若厉,无咎。九四:或在渊,无咎。九五:龙在天,利见大人。尚九:抗龙有悔。迵九:见群龙无首,吉。”

    而今本《周易》里的“乾”卦内容若去掉揉进去的“易传”文,其内容及结构形式与“帛书”内容及形式是一样的。

    当然、除一些借字外,而两者的卦画符号(构成卦符号的两种基础符号,是“—”与“--”。汉石经上的《周易》卦符号就是有这两种基础符号构成的“六联体”,现在的传世本《周易》里的卦符号,都是有这两种基础符号组成的“六联体”符号。而帛书《周易》作“—”与“┛∟”,竹简《周易》或考古上发现《周易》一书之前的“画符号”里的两个基础符号一般写作“—、∧”或“—、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