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52 (第3/4页)
道此事也很正常,一他来返于皇宫和宋家,并非朝堂之人,二来和澹台熠在一起,也都是黏黏糊糊小情侣的姿态,澹台熠几乎不和他说朝堂上的事情,因而竟完全不知道澹台熠做到了何种程度。 宋国公道:“我还会骗你?不过陛下不理朝政一事说到底也并非大罪,因而陛下写的罪己诏虽不痒不痛,但表明态度已是足够。罪己诏一出,再想借陛下之手滋事,那投黑牢都是轻的。” 罪己诏这东西,有时候比直接杀人能获得更大的政治效益,一旦能考虑到如何做能使政治效益最大化,那这个皇帝的形象便已经初见雏形了。 这一个举动,也挽救了他的名声,人的心理那是千古都逃不脱同一个道理,一个坏人突然做了好事,便会使所有人称赞不已,但若一个好人做错了一件坏事,那便会颠覆他先前所有的美名。 而澹台熠便是前者,这便是他与朝堂之上那些臣子关系看似缓解的原因。 宋普只听澹台熠说今日未有人气他,却不知其中还有这个缘故。 他不免更心虚惭愧,他对澹台熠,是不是太漠不关心了? 澹台熠的本性更爱直接的处理问题,比起迂回,更喜欢涂一时之快,这些宋普都是明白的,澹台熠为了立他为后,能做到这种地步,他究竟还在怀疑什么? 而这边宋国公未曾停下,还在吹嘘澹台熠,“陛下所做的还不止如此,他重新上朝后,颁布了几条法令,一是减赋税,二是大赦,我就说陛下真要当个好皇帝,那也是手到擒来,民以食为天,减赋税是利于民,陛下此举又博得了百姓的好感,着实妙!而大赦,虽突然,但也给了那些被投入黑牢的臣子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