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妻薄情 第45节 (第3/6页)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古代生活处处不易。 程丹若感念他?先前?的奋不顾身,决意和他?一起冒一次险。 而断肢再植手术,虽然属于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又?大的手术类型,却?有一个好处——对器械的要求不高?。 不需要电子设备,简单的手术器械已经打造出来,缝合线也能寻到代替品。 江南一带,纺织业发?达,能买到各种不同的线,而女红好的绣娘,能徒手分?出比头发?丝还?细的线。 缝合同样。 缝合细小的血管需要显微镜,古代肯定没有,但此时的许多绣品,栩栩如生,纤毫毕现,不比缝合血管来得容易。绣娘的眼睛就是?这么锻炼出来的,也是?这么瞎的。 程丹若自幼年起,便与针线打交道,又?知?道保养,眼神还?过得去。 至于麻药,古代其实不缺,外敷与内服皆有。 最重要的是?,外科手术的基础——解剖学知?识,完完整整在?程丹若的脑中。 这里?有一个奇妙的巧合。 现在?是?泰平十?七年,也是?公元1558年,十?五年前?,即1543年,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的解剖学教授,安德烈亚斯·维萨留斯出版了《人体结构》,奠定了解剖学的基础。 程丹若这辈子,就出生在?1543年,同一年,哥白尼逝世。 换言之,1557年动一场手术,并没有那?么超前?和不可思议。 程丹若觉得可以赌一赌。反正截肢的风险同样不小,也可能因失血过多或感染而死。 短暂地?放松了眼睛和脖子,她又?投入到缝合中。 一针一线,烛光摇曳,照亮方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