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_靖明 第11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靖明 第110节 (第7/8页)

江南田赋又与小半朝廷命官有关。百姓投献以避徭役,江南举人以上几无不涉其内者。参预国策会议众臣里,唯臣非科途出身,他们若讳言……岂非坐实了中枢是东南如此行事之倚仗?”

    杨廷和他们表情复杂地看着他,似乎在说:早就在等你了!郭勋不懂得,也不知道你懂不懂得利害,有没有胆子说!

    突然觉得国策会议里有个勋臣还是好的。

    但是得有脑子。

    “如陛下所见,这朝堂重臣,聪慧、宽仁、气魄雄壮如陛下,天威浩荡之下咸孚众心又有何难?”杨廷和赶紧借这个机会继续补充:“臣奉遗谕,偕内阁与昭圣慈寿太后议立陛下时,只知陛下聪慧、沉静、行止有度。辅国之重,臣确有舍我其谁之时。先帝在位十六年,众臣常忧。陛下御极,议礼而明法统,勤政而近众臣,遇袭而识大体,杯酒而释旧过。设御书房制内臣,国策会众臣共议。至难之策,陛下夜半仍诲臣等不倦,臣等亦劝谏陛下无所畏。”

    人人都想起了那个被他折磨的晚上。

    杨廷和语调颇为触动地说道:“君臣相济至此,臣终于放下忧虑,不避嫌言请以吾子外放历事,此后父子一心,共佐陛下成就千秋伟业。此前种种,盖因臣实知地方错综复杂。屯门海战便是一例,圣旨既至,彼辈胆大包天,竟欲先以败战除异己、再索粮饷粉饰旧账。臣知道有人疑心是臣借两广事让陛下知其难,然地方之难久已有之。不是两广,便是东南。终有一日,势必难以收拾!”

    忽然间,王琼有些恍惚。朝堂之上,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这么实话实说的?

    但杨廷和说得没错,是不是他有心引导的,这真不重要。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