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37 院士也分三六九等 (第1/4页)
编制在华夏是个很神奇的概念。 基本上在一个正经儿单位里,地位最基本的区别方式,大概就是有没有编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有编制跟编制外的职工,即便都是干一样的事情,但前者的各种待遇往往要远高于后者,大家也早已经习以为常。 用普通人的话说,有编制那是可以吃皇粮的,是个好东西。 好东西往往都是稀缺的。而且在许多单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有人在单位里盼了几年甚至十多年却求而不得,又舍不得空耗的那么多年,也只能继续耗下去。 高校自然也一样。能获得财政拨款补助的教师都是有编制的。但却是远远不够的。学校要发展,需要钱更需要人,尤其是有水平高质量的师资力量。 但高校的编制同样是有限额的,同样一堆人等着排队。 所以当陈永刚在电话里听到范振华愿意帮助体大筹建一个数学专业后,立刻便让鲁成程签下宁孑。 一个新设置院系,即便前期没什么人报考,但该有的框架还是得搭起来吧?只要上头批准了,不管院系大小,教师编得给几个吧?行政方面的编制也得给几个吧?教授的职称给几个也不过分吧? 不然如何开展工作? 别看就是几个编制跟职称的事,但对于领导们来说这可是好东西。毕竟每所高校都有无数人在排队,僧多粥少是普遍现象。 当然体育大学不是综合性大学,要申请一个数学专业自然是很难的,属于基本上不可能被批准的情况。然而最麻烦的部分人家院士说了他们去出面搞定,这对于体育大学的校领导们来说,这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