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第一密探_第八章 药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 药渣 (第4/4页)

外线的吸收,仪器会自动将变化记录在缓慢移动的纸张上。

    谢玉轩在八百年前的古代,距离色谱法发明还有七百多年,他只能用最原始的办法,来辨别那些不认识的药渣。

    在府治时,谢玉轩就将药渣进行了分类。煎过的药材很干净,纹理清晰,会变得又脆又硬又轻,颜色也会浅一些。

    有不少药材,谢玉轩自己就能判断出来,比如甘草、丁香、马钱子、麝香、龙涎香等,但有些,他需要专业人士和特定的方法。

    自己认出为的药材,谢玉轩会再去药店买个一钱两钱的,两者进行对比。没认出来的,他会向药店求助,或者找郎中询问。

    为了保证准确性,同一味药材他会问两次以上,并且也要买回来比较。

    “我想买一钱这种药。”

    “哦,这是高良姜。”

    “大夫,请问这是什么?”

    “这个……是知母。”

    “这是黄柏!”

    ……

    这个时代的人,还是很纯朴的,谢玉轩还没找到矾土,药渣的成分就搞清了。

    问了三家药店、两名郎中,买了十几味药材,经过谢玉轩的仔细对比,确定无误,他拿到药方了。

    可惜,谢玉轩学的是法医,而不是中医。他对中医,只是略有涉猎,认识一些药材,也知道一些古方,可对每味药材的药性,真不太了解。

    他决定,明天找个相熟的郎中问问。

    不管什么年代,找熟人办事总是容易些。

    ps:新书上传,亟需各种支持,可大可小在此拜谢啦。可大可小的南宋第一密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