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8 (第4/4页)
响亮。 “绣球内有金元宝!绣球内有温如玉!古有抛绣球招夫!今有我老汉一文钱难倒英雄好汉!各位好汉们!大可一试!凭本事抱走我老汉的绣球!” 响亮的叫卖声,诱惑着看热闹的每一个人。激将着每一个技痒之人! 自然,也包括李棠卿也在内!她本无心参与,但是,却觉得这名老汉的叫卖声太过于讽刺。 买卖本是双方自愿,一买一卖!这名老汉竟然使用攻心之策,太过于利欲熏心。 第三十一章 一箭中九球 灯市一直延伸到内城的地安门,四处悬挂的灯笼,将黑夜照成了白昼。 街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闹社火的,几乎染红了半边天。 路上的行人还是要数旗人偏多,其次就是民人中夹杂着几名体格健壮身着裘皮的蒙古人。 李棠卿站在“射绣球”的摊位前,听着摊贩激将着场下的路人。 路人虽然对商贩口中的黄金温玉比较感兴趣,但也看到了悬挂“绣球”的那根细若游丝的绳子。 三阿哥站在李棠卿身侧,手中有节奏的敲打着折扇。他与李棠卿的想法相同。 和煦的春风吹拂着场上的“绣球”,绣球边角的流苏随风晃动,却不见悬挂“绣球”的丝线有丝毫晃动。 由此可见,这根丝线,是铁丝无疑了。 寻常人本就很难瞄准,就算瞄准,如果力道不够,还是很难将“绣球”射下。 一文钱,就有机会得到黄金与温玉,诱惑堪比贝者博。 此时一名蒙古壮汉,扔了一文钱给商贩,撸了撸袖子,高声道:“我来!” 一文钱只有一只箭,壮汉拉弓瞄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