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忘的角落_第四章 气吞万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气吞万里 (第6/8页)

此,刘裕就派人去跟北魏明元帝拓跋嗣谈判,谈什么?

    借道。哥们儿要去收拾后秦,北魏兄弟借条路走走,仅借道,谁也别找事。

    拓跋嗣一听有些懵逼,正在权衡利弊、犹豫不决时,一个汉臣出来给拓跋嗣打了一剂强心针:让他去,等他进入关中,我们再把他东归的路堵上!(假之水道,纵裕西入,然后兴兵塞其东归之路)

    这个汉臣,是北魏重臣崔浩,关于其,后文还有详细介绍。这条计,可谓妙计,更可谓一条毒计。

    然而,拓跋嗣的格局还是有些小。

    拓跋嗣担心刘裕大军逆黄河西进途中,忽然北上进攻北魏,派遣10万大军驻扎在黄河北岸,严密监视刘裕的一举一动。

    这种借道法,相当于东西借出去了,还时时盯着人家怎么使,谁使起来也不安心。

    刘裕强压怒火,继续率军西进。

    行进途中,忽然发现了后面有个大尾巴--拓跋嗣派遣数千骑兵,尾随刘裕的军队,还不断袭扰。晋军南岸拉纤的士兵,有被激流冲至北岸的,都被魏军杀伤。

    妈的,老子想安安稳稳的吃个饭,几只苍蝇嗡嗡的转能吃下?刘裕立即下令,部队登上北岸,一顿板子,把北魏的牛皮癣骑兵给赶跑了。

    大军继续西进,走着走着,北魏的尾随sao扰部队又跟上来了。

    这样纠缠了十几天,刘裕彻底清醒了—不把北魏这些牛皮癣彻底清除,灭后秦的计划只能推迟。

    上岸,迎敌!

    四月,刘裕观察好地形后,派700晋军士兵先登上黄河北岸,随之登岸的,还有战车,每辆之上设7名士兵。在距离黄河百来步的地方,按照弧形的形状,车车相接驻扎。两端靠着河,战船抵近支援,中间突出,河岸为弦,类似新月一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