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忘的角落_第四章 丑女的手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丑女的手段 (第3/13页)

家人与本家司马家的人共同辅政。

    愿望是美好的,教训是深刻的。

    杨骏,对垂死的女婿,来了个破鼓乱捶三连击。先是将病重的司马炎软禁在含章殿,再把侍卫皆换为自己人,最后趁司马炎昏厥之时,与女儿一起炮制了一封诏书。

    这封诏书,是专门给杨骏封官的:太尉、太子太傅、都督中外诸军事、侍中、录尚书事。

    这些官职代表什么?一个个来看。

    1、太尉。太尉始于秦朝时期,秦始皇登基后,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设三公九卿。三公就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丞相管行政,御史大夫管监察,太尉管军事。东汉时,以司徒、司空、太尉为三公,司徒管民政,司空管监察,太尉管军事。西晋司马氏的老祖司马懿就担任过太尉。

    这就是说杨骏先把自己当成了主持军委工作的常务副椅子男。

    2、太子太傅。太师、太傅、太保谓之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杨骏又给自己创造了控制皇帝接班人的机会。

    3、都督中外诸军事。也就是大都督,是全国最高之军事统帅。如果说太尉是军委副椅子男的话,那么都督中外诸军事,就是三军总司令或者说是参谋总长。

    这样,杨骏又授权自己有全面调动军队的权力。

    4、侍中。皇帝近臣,侍从皇帝左右,出入宫廷,与闻朝政。关于侍中的职权,历代变化很大。

    以唐代为例,唐三省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相当于国务院,长官是尚书令。中书省负责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敕,长官是中书令。门下省主要负责纠核朝臣奏章,复审中书诏敕,如认为不当,司以封还和加以驳正,长官是侍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