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忘的角落_第三章 丑女的逆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丑女的逆袭 (第3/13页)

斩衰服是哪些人穿呢?臣为君,儿子与未出嫁的女儿为父亲,妻妾为丈夫。另外承重孙为祖父也得服斩衰。什么是承重孙?

    承重孙与承重墙可没关系。承重孙是指,一家人长房长子比父母先死,那么长房长孙在他祖父、祖母死后举办丧礼时,要代替长房长子即自己的父亲做丧主,称承重孙,这种风俗一直延续到中国当代。

    时下中国北方农村一些地方,如果有老人去世,出殡时队伍前面需要有个顶丧盆的,到路口把盆子摔碎。如老人的大儿子早已不在世,那么这个顶丧盆的资格不会落到小儿子头上,而是由其大孙子来顶这个丧盆,因为这个大孙子就是承重孙。

    亲属关系如果超过五代,就不用再为之服丧了,这就是通常说的“出五服”。出五服不但不用服丧了,还可以通婚。也有一种说法,即一爷之孙不出服,以下一辈一服,总计八代。所以,骂人八辈祖宗,就是把整个家族都骂了。感谢你八辈祖宗,也就是把你整个家族都感谢了。

    《晋律》第一次把儒家的“五服”制度纳入法典之中,作为判断是否构成犯罪及衡量罪行轻重的标准,刑事方面:如果罪犯和被害人之间是亲属,那么以卑犯尊者,对罪犯的处罚要重于常人,关系越亲,处罚越重。相反,若以尊犯卑,则处罚轻于常人,关系越亲,处罚越轻。亲属之间通jianian,处罚则重于常人,关系越亲,处罚越重。亲属之间相盗,处罚轻于常人,关系越亲,处罚越轻。

    另外,民事方面,在确定赡养、继承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时,也考虑五服的因素。

    “准五服以制罪”原则的确立,是自汉代开“礼律融合”之先河以来封建法律儒家化的又一次重大发展,体现了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