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忘的角落_第五章 丑女借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丑女借刀 (第4/11页)

頠,裴楷从弟裴邈,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八裴”。

    裴徽担任过曹魏政权的冀州刺史,因此裴楷是个官二代,其少时就才华横溢,善谈《老子》、《易经》。其还担任过河内太守,后入朝担任屯骑校尉、右军将军、侍中。

    裴楷还是个法学家,参与了著名的《晋律》的制定。司马炎知道这部法律非常重要,亲自讲解,让裴楷当朝宣读。满朝文武都为裴楷的口才所折服(左右属目,听者忘倦)。

    裴楷风神高迈,容仪俊爽,即使粗服乱头,亦气宇不凡,时人称其为“玉人”。“见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风采如玉般清修高洁,虽起于容貌,却真正发自他的才华、气度和修养。

    历史上有“八裴八王”之说。八裴前面已说,八王则指的是晋琅琊王氏八名高士(琅琊王氏后文有专述)。

    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对八裴与八王进行了比较:“裴徽方王祥,裴楷方王夷甫(王衍),裴康方王绥,裴绰方王澄,裴瓒方王敦,裴遐方王导,裴頠方王戎,裴邈方王玄”。

    “兄弟真二陆,声华连八裴”---唐.高适《酬裴员外以诗代书》。当然,此处的二陆指的是陆机、陆云。

    裴家还有一个名人,裴秀。

    裴秀,裴楷的堂哥,被李约瑟称之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其与古希腊著名地图学家托勒密(ptolemaeusclaudius,约公元90-168)齐名,是世界古代地图学史上东西辉映的两颗璀璨的明星。

    裴秀担任晋朝的司空时,负责管理过国家的地图和户籍人口。由于职务上的关系,他得以接触更多的地理和地图知识,对古代地理和地图进行了仔细整理和精心研究,并主编完成了中国见于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一部地图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