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忘的角落_第一章 北慕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北慕容 (第7/21页)

尽粮绝,最后甚至人相食。段龛认识到,再这样下去,广固城就成光杆城了,硬着头皮率军出战吧。

    慕容恪等得就是这一天。前燕大军将段龛团团围住,一顿胖揍。段龛拼死突围,单骑逃回城中。11月,投降。

    慕容恪平定齐地,留慕容尘镇广固,率军而还。

    在广固之战中,慕容恪运用长围久困战法,待其食尽,遂轻易攻取坚城。

    后世有个儒生出身的统帅,学到了慕容恪围困战的精髓,并将之总结为“结硬寨、打呆仗”。打仗时,不断学耗子刨长堑挖壕沟,居然靠此平定内乱,成为古今第一完人。没错,此人叫曾国藩。

    别人的部队叫军队,而曾国藩的湘军更像是建筑队。每天行军最多不超过4个小时,只前进30公里,大部分时间在做一件事。

    挖沟。每天扎下营盘后,不管部队多么疲劳,必须先环绕营地,挖出两道深深的槽沟。沿着槽沟,再筑起两道高墙,形成防卫工事。每天晚上把部队分成三班倒,轮流站岗,叫做“站墙子”。

    这是防止太平军的突袭。因为,太平军打仗方法,大部分参照的是九年制兵法义务教育课外读物--《三国演义》,学的都是“甘兴霸百骑劫曹营”之类的突袭战法。

    不仅是行军防守,老曾攻城时也这样。一般不主动强攻,绕城挖两道深深的壕沟。干嘛挖两道?一道防止城里的人跑了,一道防止外面的人攻进来,他率军在两道圆圈交叉的环形地段驻守。就这么耗着,耗几个月,把城里人逼出来,又反攻为守。

    太平军,就是被老曾这样一道道的壕沟给生生箍死的。

    学生李鸿章曾到老师曾国藩营中参观,很诧异:这是军队还是建筑队?怎么跟后世城市里的“寻思军”和“扒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