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忘的角落_第四章 在战斗中成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在战斗中成长 (第5/19页)

其土?周流天下而无容足之地,百战百胜而无尺寸之功,将军岂知其然乎?

    刘琨信中说石勒“饮马江淮,折冲汉沔”,即两次向南方进军,信中提到,石勒虽然所向披靡,可没有固定的根据地,无根据地和人口,也就无立国之本。

    500多年后,有一个起义军首领,麾下士兵最多时高达60万,并且一度占领王朝首都,实现了“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宏愿,可以说离接管世界只有一步之遥,最终却败亡,其中最根本的败因就是没有建立根据地。这个起义军首领叫黄巢,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冲天大将军”。

    像蝗群一样流动的起义者,终归是一帮盲流子。要想雄霸天下,必须要有稳定的地盘、稳定的后方基地。东江、闽西、鄂豫皖、湘赣边、井冈山、延安……当年我党也正是依靠这些稳定的革命根据地,一步步解放了全中国。黄巢盐贩子出身,麾下也无诸葛孔明、张良这样具有精准战略眼光的强有力的文人辅佐,寥寥的几个谋士如尚让、赵璋之流,终究火候差了些。

    石勒一个羯族人,孙子兵法、隆中对什么的肯定谈不上熟谙,可刘琨送来的这封信,却相当于直接给他免费送来了一个诸葛孔明牌大锦囊。

    刘琨给石勒这封信的目的,本是劝降,没想到却为石勒的霸图战略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对石勒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要树立霸王之业,就必须正确的选择根据地。

    上次310年10月至311年正月屯兵江西,和这次屯兵葛陂,表明石勒是想以汉沔或江淮之间为根据地的。可是,这是否合适?

    首先,从适用性上来看。江淮和江汉间的气候水土,北方士兵不能适应,特别是石勒手下的胡族士兵,水土不服造成军中瘟疫流行,很多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