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北国上空的惊雷 (第3/20页)
王朱棣造反,在浦子口之战时遇险,危机时刻,需要二儿子朱高煦的死保。朱棣意味深长的对二儿子说了一句话,瞬间令朱高煦尽了肝脑涂地之力。--“世子多疾”。世子,大儿子朱高炽,身体不好。这句话惹得朱高煦浮想联翩,看到了接班的希望,在光明前景的激励下拼死救了老爸。 最后的结果?朱高煦被朱高炽的儿子装在一口铜缸里,点火烤了个外焦里嫩。炽(火旺)、煦(温暖),朱棣给这哥俩起名字时,难道就知道大儿子要给二儿子点火送温暖? 夺权时对同盟者的许诺,哪怕是父子之间都不可信,何况没有血缘关系的名义上的叔侄。果然,石遵登上皇位后,就不认账了,立了石斌的儿子石衍为皇储。石遵之所以违背诺言,应该与石闵的汉人身份有关。 言而无信,不知其可。石闵的失落可想而知,后赵举朝上下都看的很清楚-石闵必不心甘。为稳定羯赵政权,诸多大臣都劝石遵尽早除掉石闵。 石遵举棋不定。 你举棋不定,我就来谋划一盘大棋。石闵虽然出身于马上,以勇力绝伦著称,诡诈权谋并非其所擅长,可毕竟是汉人,至少在玩心眼儿方面,还是这些羯族人的祖宗。 他早就在暗暗构筑统一战线。 战乱年代,战力即是最大的生产力。石闵的战力,后赵朝野内外,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将士,都深深为之叹服,由此,他的身边始终聚集着一帮心甘情愿跟着他打天下的将士,包括李农等高级将领。但要想使后赵军队中的骨干彻底倒向自己,还得对石遵来个釜底抽薪。 某日,石闵上朝,递上一道板砖一样的厚厚的奏折。石遵打开一看,一串长长的封赏名单,是石闵要求封赏手下将士的,奏请让他们出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