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忘的角落_第一章 东西魏对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东西魏对峙 (第2/11页)

边的“西魏”独立了,那高欢的北魏就只剩“东”魏了。东魏是鲜卑化的汉人高欢所建,西魏则是汉化的鲜卑人宇文泰所建,挺有意思。

    这就是庞大的北方帝国北魏分裂为东、西两魏的简要过程。

    西魏,由宇文泰拥魏孝武帝元修而立(后改立元宝炬),定都长安,管辖今湖北襄樊以北﹑河南洛阳以西,原北魏统治的西部地区

    西魏立国后,形势极为险峻。其时,天下三分,东有东魏高欢大军压境,南有汉人政权梁(梁取代齐),不时北上攻城掠地。

    尤其是东魏枭雄高欢,为证明自己是北魏正统,同时为统一北方,急欲将西魏扼杀于襁褓之中。而东、西魏立国之初,双方力量对比确实较为悬殊。

    东魏,地广国富,地处华北平原黄金地段,还有晋阳这样的国际大都市,人口逾二千万,高欢能调动的军队不下二十万。

    地处西北的西魏,地盘虽不小,可核心地区多年饱受战火摧残,管辖人口不满千万,宇文泰直接掌握的军队不过三万余人。但是,宇文泰也有一个高欢所没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那就是,他控制了北中国核心战略要地--关中。

    关中之名,始于战国时期,其具体范围有多种说法:

    一指在函谷关和大震关之间的地区。函谷关在今河南省灵宝县东北,大震关在今陕西陇县西北,甘肃清水县东陇山东坡。

    二指居于函谷关东,大散关西,萧关北和武关南四关之中部的地区。大散关在今宝鸡市南郊秦岭北麓,萧关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武关在今陕西省丹凤县东武关河的北岸。

    函谷关、大散关、萧关、武关,古代并称为“秦之四塞”。

    不管有几种说法,关中的大体位置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