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终归被统 (第5/7页)
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暂且放开对邓攸行为的评价,通过邓攸出逃事件,来窥探石勒帐下众汉臣的心态,那就是: 士族出身的汉臣,无时无刻不想回到晋朝,心心念念的继续经营士族高门与皇权共治天下的王道乐土。 而庶族出身的汉臣,心里非常清楚,在那片所谓的王道乐土,无他们的半点立锥之地,还不如跟着胡酋好好干,突破上升的天花板,取得荣华富贵。 同为汉人,邓攸是前者,张宾是后者。邓攸跑了,而张宾死心塌地跟着石勒干,他协助石勒,对后赵政权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主要是: 一、经济上,派使者巡行州郡,劝课农桑。 二、政治上,虽然还是胡汉管理双轨制,仍然设置大单于及属下一系列政府机构,但已明显汉化。 汉人张宾为后赵的大执法,专总朝政,为众官员之首,并负责选拔官员,吸收汉族地主阶级分子参与政权建设。 石虎为太尉(枪杆子还是抓在本家人手里)、尚书令(总理)。左长史郭敖为尚书左仆射(副总理)。右长史程遐为尚书右仆射领吏部尚书(副总理兼组织部长)。夔安、郭殷、李凤、裴宪为尚书(部长)。徐光为中书令领秘书监(办公厅主任兼政策研究室主任)。 此中的意义?太尉、尚书令、仆射、尚书、中书令等官职名称,皆是汉人政权中的称谓。可见,后赵明显采用的是汉人政权的官职制度。 三、社会、文化建设上,石勒多建学校(太学和郡国学),用儒家经学培养包括羯族将领子弟在内的人才,并且建立秀才、孝廉试经之制,用儒学选拔官员。 考试,相信现在全中国人都刻骨铭心。从古代的科举考试到现在的中考、高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