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0章 (第2/4页)
。” 康熙当然是希望胤礽像他一般,成为大清未来的贤明君主。但私心又想着,孩子在父母面前,还是要如皇后一般,淳善柔和的好。 于是道:“保成也像舒舒,他是随了咱们得优势。” 赫舍里便也笑了。 …… 与树下的帝后二人相比,稻田这头却八卦的起劲儿。 胤礽正兴致勃勃听人讲满洲嫁娶风俗。 皇庄上的奴才,尤其是能在太子爷面前露脸的,那也算是旗属包衣。今日庄子上的旗校特意寻了自家婆娘觉罗氏来,陪着太子爷聊天闲谈,熟悉务农之事。 觉罗氏是下五旗的包衣,今年瞧着三十多岁,却已经是二嫁了。 先头她所嫁非人,丈夫是个短命的,染上病早早死了,她的一应陪嫁、田产、牲口都要被判给夫弟。 这是满人一贯的传统。世祖入关之前,满人续娶兄嫂、侄媳、婶娘等事屡见不鲜。多半都是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 觉罗氏一点也不愿意留下。 “多亏了当今圣上颁布了一道旨意,准许八旗包衣寡妇不再守节,另行婚嫁,且再嫁后能取回部分嫁妆财产。奴婢这才能全须全尾地出来,跟着当家的过好日子。” 她说话时,眼中满是感激,还带着鲜活的生命力。 胤礽不禁探着脑袋,往康熙那头张望—— 康熙已经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