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74 章 第 74 章 (第6/7页)
赞美酸笋这种闻着臭吃着香的南方食物。 这时候的李东阳还年轻,没生出文坛领袖的偶像包袱,写诗从来不论雅俗,感觉来了便下笔。 当初他归茶陵省亲时还曾就着故乡山水写过二十余首《竹枝词》,写的皆是省亲途中的所见所闻,十分清新活泼。 如今他提笔写出首《咏酸笋》来,本只是游戏之作,写完却觉语句间隐有杨万里的谐趣,看似言语白俗,实则越读越有滋味,倒是与酸笋此物两相照应。 李东阳反复读了几次,越读越是喜欢。 比起字数过多的文章,与朋友们分享这么一首短诗倒是挺方便,书信往来时随手抄录下来夹进信里便成了。 同样的,诗词也比文章容易在周围的友人间传开。 没过几日,李东阳不仅把给远方友人们的信寄了出去,还成功让周围人都读到了他的新诗。 曾经在他们聚众吃酸笋米粉那天路过王家的同僚们:????? 你自己给学生面子吃了就吃了,居然还要写诗骗别人吃?! 过了,有点过了,溺爱学生要不得! 当然,还是有不少没亲自闻到那味道的人读完诗后非常好奇:你说的臭是什么臭?你说的鲜是什么鲜? 有些门路广的人家到市面上一打听,竟真叫他们买到了今春刚腌好的酸笋,按着李东阳的新诗煮了吃。 ……京师开始出现此起彼伏的酸笋味,这家不信邪地煮过了,那家又不信邪地煮一下。 于是在文哥儿出门去杨廷和家学棋的时候,就闻到了某户人家飘出来的酸笋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