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花滑的我成了短道速滑大魔王 第118节 (第3/8页)
在比赛过程中,执行既定的战术也非常果决,果然不太会灵活变通,但是说实话,短道速滑的运动员,经验的累积也很重要,有不少选手都是随着比赛经验的累积,才逐渐能够在战术上有所提升,所以教练组对于孙睿翔还是十分肯定的。 但除了孙睿翔之外,余下的林永胜、周奇奇和武刚,教练组就不太拿得准了。 林永胜的特点是稳,各方面平均下来都不差,但是缺了些特点,周奇奇在比赛中能够有灵光一闪的部分,个人技术上也比较灵活,但是状态不太稳定。 武刚的话,最初被选进国家队时,他看起来还不算有什么特别的,但是夏训周期时,他就非常投入训练,在同样都算努力的国青队成员中,武刚也是其中最投入的一个。 要论训练时候每一个动作的投入专注程度,苏凉如果是训练中每一个技术动作都做到最好的那一个,那么武刚可以算得上是第二了。 余下的选手们,倒不是说不认真,而是训练的时候,没办法像他们那样,对技术动作的细节抠到极致。 这半年来,武刚的体能耐力或许仍旧是不如孙睿翔这种天赋异禀的选手,但是他在冰上的控制能力和技术稳定性,都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而且国家队的这些教练们还发现,武刚在个人战术上以及赛场观察上也有一定的天赋,偶尔发挥出色的时候不比周奇奇那种灵光一闪的表现来得差。 “孙睿翔、林永胜、周奇奇和武刚这几个,都是林指导当初挑来的吧?” “是啊,都是林指导当初亲自去挑的人,要说呢,姜还是老的辣,林指导选材的眼光还是很毒辣的。” 哪怕是抛开苏凉不提,孙睿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