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鞘(古言,1v1)_金丝鞘(4)解释不通(小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金丝鞘(4)解释不通(小改) (第3/5页)

军围了亲王府整整一夜,一夜里府内只进不出,撤军之时,安亲王只剩下年幼无知的小世子这一条血脉。

    那年宫变,李嬷嬷是少有的知情人,当时陛下还是公主,领军在外还未返京,李嬷嬷抱着只有不到两岁的姬宁躲在公主府,担心受怕了一整夜。

    时隔多年,她仍记得第二日天亮时分,满身鲜血的叶停牧身披轻甲,手持先王遗诏,踩着青砖来到两位小郡主面前。

    晨光追在他身后,照清了殿前一路血红的脚印,腥味厚重,仿佛在死人堆里滚过一遭。

    她从未见过一个人身上有那么多血。

    后来她才知道,叶停牧一夜之间几乎屠尽了安亲王府几百人口。

    如今已经十六年过去,可李嬷嬷忆起那场面仍心有余悸

    叶停牧官至宰相的路是由鲜血铺就,他此般狠绝无情,被他收作义子的秦亦,必非良善之辈。

    当年宫变已成王族秘辛,李嬷嬷不敢重提旧事,只好一遍又一遍地委婉劝告姬宁。

    姬宁见李嬷嬷急张拘诸,虽有些不解,却耐心宽慰道,嬷嬷不必忧心。

    姬宁合上书,轻言细语地同她解释,我不过借秦亦拦一拦司寝嬷嬷,并无它意。

    李嬷嬷闻言,胸中稍微舒了口气,如此便好,如此便好.......

    -

    虽说姬宁胸怀坦荡,可李嬷嬷一番话却是点醒了她,她自觉那日所言只为脱身,可在旁人看来却算不得清白。

    别人也罢,可她担心秦亦会因此误解。

    姬宁为人磊落,第一次拉人作挡箭牌,想着还是同秦亦解释清楚为好。

    是以几日后的午间,姬宁在府内避暑的凉亭拦住了秦亦。

    凉亭北面围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湖,东西两侧绿竹环绕,亭内立有半人高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