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五章 春闱考场佩双剑,论一场北伐 (第1/8页)
春雨一场接一场,每一场的落幕,便意味着距离春闱开幕更进一步。 如今,春闱终开,一场盛事如春日杏桃,绽放满临安。 对于每一位寒窗苦读的举子而言,中举只是开始,赴临安赶考,冲击那人人欲要挤一挤的金榜,才是最终的目标。 春闱的举办地点在文院,作为大赵读书人的圣地,文院举办春闱已然不是第一次,不少人约定俗成的认为春闱在文院举办更有仪式感。 休倚高楼起惆怅,满城桃李为春开。 春意下的文院,生机勃勃,石径旁的绿草被春雨洗净,嫩叶新生,像是蕴藏着锐利剑意,撕开整个寒冬的笼罩,向人间挥出。 安乐登临石阶,春雨如油,顺阶而下,弥散点点盎然春意。 路上有不少文人举子,背着行囊,面色肃然,有紧张之色流露,对于任何一位苦读十年书的求学学子而言,春闱的压力极大,很少有人保持正常心。 未见多少熟人,安乐顺着石径,来到了黑白相间的文院建筑群中。 踏步走在青石路上,远处,人影渐渐多了起来,一位位穿着儒衫的举子文人正在排队,等候进入文院考场。 白墙黑瓦,宛如江南水乡的氛围。 点点绿意攀上白墙,像是写意烟雨山水中的点缀,愈发显得朦胧。 远处,有一道熟悉的身影,背着巨大的行囊,鼓鼓的行囊中装着不仅仅是考试用品,还有一些是食物等等。 毕竟不是所有考生都为修行者,可以不吃不喝安然作答三天三夜。 春闱,分为三场,每场共考三日,从初九开始,三日出一次考场,复又需入考场开考。 对于举子考生的体魄、意志等等都是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