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悬剑传_第七百九十五章 君臣道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九十五章 君臣道术 (第2/5页)



    等到收复两京,尤其是玄宗正式下诏让位后,陛下稳坐龙椅,心态自然发生变化。

    虽然史思明再次谋逆,但主谋安禄山已死,平叛大局已定,只要唐军不犯大错,歼灭叛军只是时间问题,陛下已经养尊处优,不愿再为细枝末节之事听取各种烦心的逆耳忠言。

    另一方面,处在陛下的位置上,面对的是无数个颜真卿、张镐大人递交上来的无数奏折。各种意见纷至沓来,多如牛毛,听不过来。

    陛下如果虚怀若谷、亲力亲为的话,那么即使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

    常见的决策策略是:只听一两个心腹重臣的意见,然后乾纲独断。

    即使有很多决策是错的,也没关系,因为一来有更多且更重要的决策是对的;二来大唐地大物博、家底厚,即便不少决策失误造成损失,也能够靠百姓和时间,休养生息,慢慢修复。

    君王治国跟庄家赌钱一样,都是下注赌大概率这一边,只要时间足够长,总是赢面大些。

    这番道理也不完全是我的见解,而是李泌先生的体悟。李泌先生正是及时觉察到了陛下心态变化这一点,才在收复长安后,辞别陛下,归隐衡山。

    李泌先生来得从容,走得洒脱,因为他没有功名利禄的牵绊。在他眼中,自在才是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

    世人惯于用权柄大小、地位尊卑、财富多寡去评价一个人成功与否,可李泌先生却视名利如粪土。

    李泌先生曾对我言,事世诡谲多变,名利富贵如过眼云烟,变幻无常。追名逐利,必将殚精竭虑、患得患失、夜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