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问学,问政 (第5/5页)
笑道:“没关系,这是当朝的国策政务,小兄弟年纪尚小,又不曾接触过朝廷大事,不知其中原因,确实也情有可原。” 这孩子十年漂泊,一直生长在民间,不了解国家大事,这很正常。 方孝孺没有料到的是,就在这时,朱英叹了口气道:“不是我答不上来,只是像我这样的小民,贸然议论朝廷政策,恐怕会招致祸患的。” “小兄弟但说无妨,议论朝政之事,我以名节保证!” 方孝孺拍着胸脯道:“此事出你口,入我耳,我绝不会在外多说一言,只当是探讨学问见识。” 读书人以名节为誓,比命更贵! 而且方孝孺的名节,在华夏历史上,那可是千古无出其二! 略微思索,朱英方才缓缓道来。 “禁海之策,事出有因。” “洪武大帝击败元庭,横扫天下枭雄,建立大明王朝,这是历史背景。” “然而,陈友谅,张士诚等许多残余势力却未能完全剿灭。” “这些人逃到海外,屯于孤岛,仍旧贼心不死,一面走私内地,一面勾结海寇,意欲东山再起,卷土重来。” “因此皇上才下令禁海!” “如此一来,时间一长,这些贼子自然不攻自破。” “说实话,就现在来看,此项国策,取得的成果不可谓不大。” 朱英娓娓道来,方孝孺先是不断点头。 然而见朱英欲言又止,方孝孺又忍不住眉头微皱。 看这样子,似乎还有下文? 而且,似乎还是转折? 难道他对皇帝陛下的这一禁海国策,有异议?打呀打的大明:摊牌了,你爷爷我是朱元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