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2 (第2/4页)
乡村十分败旧,几乎全是土坯房,人口稀少,不过十来户人家。一户一户离的很远,但山里安静,这家的狗吠声,传老远,十几里外都听得到。 他在那里稍做停留,准备了三五日的干粮。就进入了川北最大的原始森林。第五天,他又悄无声息出现在这个村子里。村子里少有外人,纵然是驴友,也是三五成群,象巫恒这样独身一人出现,自然引起诸多村里男男女女注视的目光。这里如同一片死寂的湖水,只要有任何细小的微风,都能引起一阵阵波澜。 巫恒借住在这个乡镇的唯一一所小学里。学校人很少,只有两名民办老师和五个学生,他对校长说自己是前来写生的,想在这儿借住几日。说完,递给校长三百元钱。这是他能拿出的最大数额,但校长感激地握着他的手,摇着不停。这三百元可以够这十来个学生一个月学杂费。所以校长也没发现,这个前来写生的学生,连最基本的绘画工具也没有随身携带。 巫恒在这里住了三日,然后在校长的介绍下,搭上去县城的拖拉机。 拖拉机手穿着破旧大棉袄,头上戴着雷锋帽,脸上有着高原上特有的红斑。这个地区少数民族杂居,他身穿汉衣,倒不能确定他是那个民族的。 待巫恒一坐上后面的车斗,车就“突突”地发动。 山路崎岖险陡,四面是成片的原始森林,虽然已是初冬,但这里气温适宜,日照充足,高山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依然苍翠,如果从喧闹的大都市避市而来,这里倒不失为一方乐土。 拖拉机手收了巫恒的钱,心钱十分愉快。不停地找着话题和巫恒唠嗑:“客人您打哪来呀。你进山干嘛呀。前几年,一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