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1章 无甲 (第5/6页)
只听阵前传来一声号角。不久,隔着烟雾影影绰绰地看到一个人影,拖着一面大盾护身向己方阵地踉踉跄跄地奔回来。 号角是通知后面的弓兵:来人是传递军情的信使而非逃兵,不得攻击。攻守两方的军情联络信号虽然根据将领的习惯有些差异,但大体类似,城头的守军也明白其含义,纷纷向人影射击,城下的弓箭手们也偷空回射,给信使提供保护。 一路跑到望台下的信使上臂靠近肩头的地方还是中了一箭。 不过不碍事。有臂甲护着,入rou不到半寸,等下郎中会切开伤口拔出箭簇,再用烧红的匕首烙烙伤口,敷上些草药,只要转天人没发烧,就没啥可担忧的。明朝的记伤方式是:三箭算一刀(轻伤)、三刀算一枪(重伤)——至于枪么……有道是“刺死砍伤”,无论哪里,中了一枪,人基本上不死也废了,只要营还在,就养着给口饭吃,其他不用再考虑了。 从信使口中得知,城门已经烧毁小半,穿了个洞。透过那里看,城门洞已经被大石头塞得满满当当,都是大石条,靠人力没办法拖动,要用牛拉。 虽然感到略有些棘手,闻报众将还是相视而笑。 堵城门是所有守城战中的最下策!只有当城中的守军感觉完全无望时才会堵门:敌人固然很难进来,自己也绝难出去。也就是说,不需要再担心守军搞什么出城逆袭的花样了,安安稳稳围着打就行啦! 正常的攻城战,城门外应该留兵据守。多少都行,这是上策。留的多,反击力量自然会很强大;哪怕只有几十人,拒马栅栏等工事架起来,防守正面也有限,头顶上方和两侧还有城门楼的火力掩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