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0章 大好 (第2/6页)
,指望他们真刀真枪的跟贼人打?脑子得进多少水才敢动这种念头?仗在邻省打倒是无所谓,但在本省打,以后大人们吃啥喝啥? 第三,前面几仗大概率会输,关盛云肯定会用俘虏扩充实力,他可不会在乎把陕省打成一片焦土后圣天子的震怒。不管最后能不能把他抓住千刀万剐,一众主要官员乌纱帽肯定先掉了,其中不少可能还会连带着脑袋一起掉! 所以,调兵只是防备万一,这仗绝不能真打起来。当然,延安府的乱子肯定瞒不住,幸好有于胜良背黑锅,全扣他一个人头上好了。自己这几个疆臣么,挨场骂,罚一年俸,最多也是革职留任而已。只要留任,谁在乎那点俸禄?陕省兵马的调动可以汇报成发现隐患后亡羊补牢的大练兵活动,整备军务嘛,谁能说不对?关盛云的部队,笔底下动动就可以包装成作训官军的一部分。百分之九十几的文盲率,加上没有即时通信手段,京师那么远,总能糊弄过去的。只要他们出了陕西,就该河南那帮家伙cao心了! 总之,陕省的形势一片大好。必须大好。 讲真,秦兵的战斗力在大明绝对能算首屈一指。不过,那说的是各路边将的家丁亲兵,至少也得是嫡系部队。大部分兵丁跟其他省份的叫花子兵们比,除了更穷些,没啥两样。 这是个谁都没法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一个死结。 我们说过,根源出在太祖身上。朱元璋出了名的狠。心肠狠,功劳越大越要杀掉,而且杀的越彻底:胡惟庸案蓝玉案,杀掉的人数都是以万为单位。同时,太祖爷更是个财迷:你做事情当然好,但最好别吃饭,否则他心疼!早期的大明官员拿着全世界最低的工资,还要时不时担心掉脑袋,这事地球人都知道。 朝廷养兵总要给钱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