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五章 骑战 (第2/6页)
接挑破这层窗户纸:别折腾了,我不降,大家都省点事吧,慷慨就义。反面的例子是后世的洪承畴,先让手下诈唬几句,皇太极再把自己的貂皮大衣往老家伙身上一裹:委屈先生受寒了!后者“深受感动”纳头便拜:“这才是真命天子啊!”然后不眠不休领着清军一路追着南明砍?…… 都是做戏。 ——扯远一句,后世乾隆编《贰臣传》?,老洪被点了名的往死里骂,也是为了做反面教材。 关盛云的卫士们都知道,自己一介武夫,不值得对方花功夫演这么一出,所以,尽管体力已经完全透支,没有人犹豫——何况,家小还指望大帅看顾呢…… 很快,每排十余骑,彼此间隔五六尺、纵深十来丈的三层防线疏落着拉开了。 在这个时代,还没有发明出后世骑兵的墙式冲锋。金兀术的铁浮图拐子马,虽然声势威力惊人,但与高大的阿拉伯马西域马不同,河套马蒙古马普遍身材矮小,披上沉重的马铠后还有体力冲锋的属于凤毛麟角,偶尔有一两匹都被将领们留做己用了,很难成军。而且,由于说书先生的功劳,其破解之法尽人皆知:集中强弓硬弩攻击其中的一两匹,只要跌倒,维持阵线的铁索就会把其余全部带翻,身披重甲的骑士甚至很难站起身,重锤大斧的步兵开始上前收割生命…… 前文说过,这时的甲骑对冲,是彼此拉开大大的间距各自为战。这种对冲,需要考验的是勇武、体力、武艺、骑术、运气,尤其重要的是……速度! 当然,如果其中一方兵力占据优势,那便赢定了:组织多层次冲锋。对方是双路纵队,放在以往,己方排出四路纵队相迎便可稳cao胜券——没有人能够抵挡同时来自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