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4章 潼关 (第6/7页)
想到,万一哪个省有反叛,邻省早就楔了根钉子进来,你瞒不住,可以及早预警;但他没想到,等到中后期积弊已深遍地狼烟时,除了相互掣肘扯皮,卫所已经都成废柴了。 到了永乐年间,朱棣考虑到潼关不仅一关扼三省之险,更是东西交通要道,干脆再升级:划归五军都督府直辖,类似于军事领域的直辖市概念。卫所的兵需要靠军屯养活,潼关卫也不例外,但已经归“国防部”直辖而不属于任何一省了,所以,除了城中圈的一千亩地(可见朱元璋扩建时已经有这方面的准备了),再从周围三省各圈一块用于军屯。 等罗军师回营,关盛云拿到最后一笔补给拔营东出时,潼关卫的守军们才发现事情有些不对劲:如此大规模的跨省军事调动,怎么事前一点消息都不知道呢?不过,前一日,卫指挥使盛志勇和指挥佥事许超等几位将军都被陕西都司府的鲍大人拉去华阴县喝酒,据说华阴知县郑国平的老母亲七十大寿,连提刑按察使司的王子瑜大人都亲自往贺,可见这位平时低调的郑知县来头不会小!这种事要是不去,可就有点属于给脸不要脸了——自从土木堡之变以后,五军都督府已经逐渐沦为可有可无的摆设配角,啥事都是兵部说了算。再说了,潼关卫不少军屯毕竟行政上来说还在华阴县治下,搞好关系绝不会有坏处。 疑惑归疑惑,然而守军都是不识字的大头兵,议论几句罢了,人家又没攻击你,无论看将旗的高度,还是部队规模,这里面至少有一个总兵大帅两三个副帅六七个参将(无论是高藤豆还是谷白桦龚德润,都是穷人乍富的暴发户心理,既然关罗二位不说话,便都不约而同地把自己的将旗做得规格高了一级),谁吃饱了撑的才给自己找病呢——随便哪位,砍死个多嘴的混账小兵还不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