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 两难 (第3/7页)
永不叙用——谁的脑袋会第一个搬家,薛孝文用脚趾头也能想明白。 庐州府衙里正在军议。 绝地反击击败了关盛云,又缴获了如此巨大数量的优质军粮,兴奋之余,宋明议和孙杰不约而同地想到一个问题:携带如此之多的粮草,贼人绝不是来抢劫的。其战略目标,也绝不会是区区一个庐州府和安庆府,甚至,也不会是应天府这么简单!而且,两股巨寇倾巢而出,宁可身后留下赤地千里,彻底绝了自己的后路,唯一合理的解释是:贼人妄图在某个地方长期盘踞下去——至于地点么,看两股巨寇的行进路线和动员规模,连史二雷都能脱口而出:南直隶! 大功已经立下,庐州府城肯定是保住了——即使贼人卷土重来,府城兵精粮足士气如虹而且民心所向,硬刚个一两年绝对不是问题,而且,就算这次朝廷里再扯皮,也不可能拖一年还不派援吧?摆在宋明议和孙杰眼前的,其实是一道选择题:是否出兵挥师南下去解安庆之围。 当然,最稳妥的办法是固城自守。 首先,孙杰部总共只有两千战兵,这一场打下来,阵亡伤病减员超过两成,其余的也需要一段时间修养恢复。即使有宋明议的全力支持征召新兵,训练磨合也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孙杰带兵多年,他的经验是决不让新兵自立成营,而是打散到老兵营里让老兵带着,而且不贪多:每个果里每次最多补充进两三人,这样,在众多基层士官和老兵们的带领下,部队始终能保持强悍的战斗力*。当然,这也意味着所部很难迅速扩大势力。虽然是百战精锐,但总兵力在那里摆着,一旦遭遇异常强大的对手,比如,面对被裹挟的洪水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