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文工团_分卷阅读3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4 (第2/4页)

…”

    叶湘打断她的话,“姗姗什么呀,愚公就挺好的呀。又好记,又特别。”

    于怡姗话噎在喉咙里,片刻道:“愚公就愚公吧,那也得依我们的,你就叫湘儿,她就叫兰儿。”

    刘兰翠回头看她,“是翠儿。”

    初听的名字总记不大清,这会儿应刘兰翠说:“翠儿,翠儿。”

    北京人儿话音连得快,叶湘就说不出来,卷着舌头两字清楚地重复了句:“翠、儿。”

    蒋珂在上铺一边铺床一边笑,铺好了把叠好的被子放去床头的枕头上,伸着头说:“你们一人说句家乡话得了。”

    “好啊。”于怡姗拍拍大腿,“那我先来句北京话吧。”想了好半天儿,说出俩字:“姥姥!”

    叶湘和刘兰翠懵,转头看她。叶湘半天出声,质疑了句:“什么呀?”

    “不懂不解释。”于怡姗看向叶湘,“你呀呀啊啊哇哇的,你说一句。”

    叶湘拿着自己的水壶往墙上挂,“小册老。”

    于怡姗和刘兰翠表示听不懂,蒋珂坐在褥子上笑,就知道“姥姥”出来下头就没好词儿。

    好歹刘兰翠说了句正经有名的,“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

    如是,天南地北的到一处,大约都是从各家方言开始聊起的。蒋珂还记得自己上大学住到宿舍的第一晚,和宿舍里三个城市各异的女孩子聊天聊到半夜,说的也是这些。

    这个时候和那个时候一样,大家对彼此都是陌生的,话语里带着客气和一种想要了解与接近的小小热情。等熟悉下来,找到与自己合拍那一个或是一群,就成了几年相处的密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