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9 (第3/4页)
看,入了冬进了腊月里,四姨的病怕越来越重,药得常备,以免意外。还有,拿上钱去,米、面、盐、醋,能买都再多买点回来。今年这冬天,怕难熬了。” 后半夜的时候开始下雪,落下来的雪里杂着烟灰。第二天早上起来看的时候,积起来的雪里头,透着脏兮兮的灰。凤轩斋紧锁着门,掉光枯萎的梧桐树静静地立着,像静默无声的见证人。 桐城投降,日军进城。 该死的、如灾难一般的沦陷日子,就这样开始了。 流通货币未变,只是所有商户都被归入日本人名下,成立了一个所谓“中日合作商贸会”,会员全是城里有头有脸的大家商户。米面粮油全都被掌握在了日本人手里,这些日常用品的价格越来越高,留在城里的普通老百姓越来越多吃不饱。冬天天又冷,连煤炭都买不起。偶尔上一趟街,一条街的饿殍冻骨。 平民老百姓的日子尚且如此,桐城妓女们的生活又能怎么样?日军把皮市巷那儿一条街都改成了供普通士兵休憩使用的慰安所,听说六一街的妓女、郊区街巷的流萤都被集中到那去了。一开始,妓女似乎都是愿意的,对于她们来说,不过是换一个地方继续做原来的生意罢了。但是随着那些慰安所外火化的尸体越来越多,里面渐渐也有传言出来,钱少不说,一天多的时候需要接待上百个男人,谁能受得了?就算病了、累了、怀孕了都不能从那张床上下来。许多妓女便想方设法的跑到淮景河这里寻求庇护,可是谁又能庇护得了谁? 整条淮景河都被一个日本商人承包下来,说是要改造成日式的艺伎馆。没有被改造的地区,不仅要无偿对日本人开放,同时必须向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