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 “寡妇”伯莎_分卷阅读1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9 (第2/4页)

至不惜以假死为代价,还大言不惭地说以“向往自由”为理由——到底是惊世骇俗的事情。

    简·爱小姐的头脑里肯定没有女性也可以主动离婚这样的概念。

    伯莎并不会因此看轻她,说到底不过是时代束缚罢了,维多利亚时代的大众女性见识短浅,不是因为她们头脑不清楚,而是因为这个年代根本没有给她们拥有野心和目光的机会。

    “罢了,还是等到案件结束后再谈这些也不迟。”

    于是她不再多言,只是轻描淡写地结束了这个话题,轻松问道:“你饿了没?我可是早就饥肠辘辘了,不如一起用个早餐如何?”

    至于其他的,就让简·爱小姐自己去思考吧。

    作者有话要说:  理论来自姜花很认同的一个业界观点:即在中,伯莎和简爱的是对立且统一的。一方面伯莎的形象具有“告诫性”,伯莎的遭遇是对维多利亚时代所有“试图拥有(男性)旺盛精力的女性的例子”,时时刻刻劝告简爱不应该去这么做;另一方面,伯莎也是简爱的重影,她的愤怒、仇恨和攻击性,甚至是以竭嘶底里发泄情绪的方式,是简爱受到女校规诫后压抑的无法自由展露的本性——原著中简爱的经历几乎是十九世纪所有女性的经历,简爱幼时倔强、尖锐,具有十足反抗能力,但当时的社会不允许女性拥有如此激烈的负面情感,不允许她们反抗,一旦这么做了,她们就是“疯子”。所以中认为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简爱,到了成年后依然拥有这些属于人的本性,它们去哪儿了?作者下意识地将其投射在了伯莎身上。

    本文里伯莎不再是个疯子了,但就姜花对的理解,伯莎拥有的一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