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二少_第2章 年代记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章 年代记忆 (第3/5页)

!在曾经得到过几次保护的陈玉竹心中,他的形象比墙头贴的领袖人物差不到哪去。所以,成年后的陈玉竹,得知周红军还是一个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绝对无产阶级’后,毅然决然地嫁给了他。用他们的双手筑起了这个家,也才有了周毓兄妹三人。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身为孤儿一无所有的周、陈两夫妻为了这个家,那是玩命地干活。周毓的母亲就因为生下周毓的meimei后,还在坐月子期间,就下水稻田挣‘工分’。因而造成一只眼睛视神经萎缩,三十不到,就有一只眼失明了。

    改革开放的春风,使这个困顿的家庭迎来了他们的黄金年代——七八年时,七岁的周毓到了上学的年龄,母亲决定告别生活了十二年的农村,卖掉自建的瓦房,领着孩子们返城,和父亲周红军一家五口,挤在工业品公司分给的,两间不到三十平方的职工宿舍里。就是在这个三十平方左右的小家里,周毓一家挖到创业的第一桶金……这时的周红军,自车队解散后已经改行做自行车装配。当然,那时的自行车还是三大件之一。七十年代末期,国民经济有了初步好转,‘三大件’已经逐步增量进入家庭了。周红军是自行车装配的技师,也是车辆装配组长,组里其他成员都是他的徒弟。看着装配组每天加班加点,却仍然供应不上区、乡供销社的需求,到处打零工的陈玉竹让周红军和区乡供销社的采购员谈好,为他们代装自行车。

    一辆自行车的装配价为两块五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