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疆臣。_第二百一十一章 城隍庙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一章 城隍庙前 (第1/5页)

    “如此便多谢先生了。”阮元也再拜道:“只是先生,阮元今日却还有一事,甚为关要,想要请教先生。眼下海塘账务,我这几日看来,颇有不解之处。这海塘我也曾经多次前往巡视,只觉所用之工,所备石料,与海塘账目相差甚远,有些工程,大抵一千两银子就能办下来,可账上却写了两千两,这样的账加在一起,总数也不少了,却不知其中竟有什么缘由呢?”

    “中丞可知海塘帮办之事?”汪辉祖问道,阮元也点了点头。

    “海塘之弊,多在帮办。”汪辉祖道:“中丞或许不能想象,平日办事,都是花钱多,能办成的事就多,可这海塘却是相反,花钱越多,能办成的事反倒越少,花钱少,或许还能办成更多的事。只因这帮办之制,是在让许多人去做他们不熟悉的事务,那他们被人欺瞒,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依例,海塘工程,不仅沿海各县需要出资购买石料柴料,不沿海的很多县,也都要各出一笔钱帮助修理海塘,这便是所谓帮办了。富阳、临安诸县,本来没有海塘,却也有这笔费用,中丞可以看看是否如此。而这些帮办之县,其实大多不知海塘兴办,需要什么材料,也不知这些材料如何采买最为方便,有些人去买柴料,往往去的是柴价最贵的地方,有些人不知石料柴料质量如何,只买到了相对应数量的石料柴料,便即交差了事。这些采买诸项,凭空耗去多少银钱不说,买来的石头木柴,还有许多是不能用的,这可不就浪费了官府用钱了吗?所以老夫多年前为长麟中丞监修海塘,便想着革除此弊,无奈当时长麟中丞深居抚院,老夫见不到他啊。如今老夫却也有了周全的办法,中丞不如先告知需要帮办的不沿海各县,这笔帮办费用,每年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