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疆臣。_第二百一十一章 城隍庙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一章 城隍庙前 (第2/5页)

下一小部分转交沿海各县,其余的一律裁撤,至于采买石料柴料之地,也当由官府详加参定,选出石柴价格不贵,质量也说得过去的地方,并且将石柴价格告知沿海修塘各县。这样各县有了市价做参考,就可以依价采买,却也不会被商人蒙骗,被jianian吏从中作梗,公款私用了。”

    “先生所言,确有道理啊。”阮元不禁大喜,忙再次拜过了汪辉祖,道:“这海塘帮办之费,若是各县都能裁下一些,用以填补亏空,不出三五年,就能补上一大块漏洞了。而且,这笔费用裁了,却又不影响兴修海塘的用工用料,简直是两全其美啊。先生之言,也算是造福沿海百姓了。”

    “中丞何必自谦呢。”汪辉祖笑道:“中丞来浙江做这巡抚,虽说只有一年半的时间,可老夫看着浙江刑狱、捕盗诸般庶政,却正是中兴之象啊。老夫是雍正年生人,浙江之事多有了解,老夫敢说,自李敏达公以后,你是这几十年里,浙江巡抚中的第一人!这帮办之弊,中丞若是除了,那自然还是中丞的功劳了。”

    汪辉祖所言李敏达公,便是雍正朝名臣李卫,阮元听闻汪辉祖如此盛赞,一时也自然欣喜。这时,一名抚院书吏忽然从外走上,手中拿着一封拜帖,向阮元道:“禀中丞大人,定海李镇军到了,说是听闻杭州铸炮之事已毕,前来与中丞大人交接。”

    “好,我这就过去。”阮元听闻李长庚前来抚院,也自是大喜过望,遂暂时告别了汪辉祖,前往抚院前厅去了。

    “杭州府特别以丝绸贸易而闻名,我们毫不奇怪的遇上大商店和货栈,就规模和其中的货物来说,它们可以说与伦敦最好的店铺不相上下,这里街道虽狭窄,却有比京城街道优越之处,因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