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归黄金年代 第229节 (第5/11页)
。 另外,郑国元这么做也是仔细考虑过的,在他看来一分厂先下手为强,已经占据了金陵市区的销售网络,如果和一分厂直接在市区争夺很得不偿失。 市场不仅限于眼前这块,整个市场远不是泉林厂和一分厂两家能够占有的,而且一旦和一分厂抢夺市区销售网络必然会引起一分厂的强烈反弹,做买卖不是这么做的,既然现在一分厂限于产量没能把触角伸到外面去,倒不如泉林厂来个你干你的我做我的,两家井水不犯河水,各自做自己的渠道,从而避免了可能发生的竞争。 郑国元的想法不错,考虑的也很全面,而且结果也正如他所预料的一样。 这也是宋援朝对郑国元这个人感兴趣的原因,在目前拥有如此清醒头脑,并且能在最短时间采取最有利也最合适的销售手段,这样的人是人才。 和眼光长远的郑国元不同,优民厂的姜友兴却是另外一个路数,姜友兴的方式简单粗暴,根本没丝毫远见,甚至可以说是蛮横不讲理。 当搞明白市场的变化后,姜友兴非但没自我检讨,反而埋怨起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一分厂和后来跟上的泉林厂。在他看来这个市场就是给一分厂和泉林厂搞乱的,原本明明好好的销售模式偏偏要弄出新花样来,如果不是他们乱搞,自己的优民厂怎么会销售如此惨淡呢? 面对这样的情况,姜友兴没有自省,更没有和郑国元那样从市场的角度去慎重考虑问题,而是直接就给供销科下达了针对一分厂抢夺市区销售渠道的行政命令,更要命的是姜友兴还命令供销科直接以出厂价进行销售,用低价抢夺市场,完全不顾行业内部规则。 姜友兴的这个做法其实是许多中国企业家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