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崖山_智高造反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智高造反篇 (第2/7页)

到了传说中的宋朝官员:高贵骄傲、不可折辱!

    当天所有宋朝被俘官员都死了。邕州成了侬智高的新巢xue,他在这里把国名又变了一次:大南国。年号:启历。大封官爵。人人有份。接下来杀向大宋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广州!9ri,攻陷横州、12ri,攻陷贵州、16ri,攻陷龚州、17ri,攻陷藤州、梧州、封州,封州知州曹觐战死。18ri,攻陷康州,知州赵师旦、监军马贵战死。19ri,攻陷端州,知州丁宝臣弃城而逃。

    1052年5月20ri。被朱熹誉为“三百年间第一人”的范仲淹卒于徐州,年64。

    从1044年被贬出京城后,范仲淹就开始了漫无崖际的贬官之旅。先后在陕北边关各州、邠州、邓州、荆南、杭州、青州等地任职。每到一处,都尽己所能地做事。每个地方都留下了他勤政爱民的传说。所谓游行天下,兼济苍生,他声誉攀上了一新高峰。在民众心里,他是一个官,更是一个神,或是慈悲的菩萨。对此。历代史书往往强调这对范仲淹的人生圆满是件好事,可都忽略了一点,范仲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遭遇呢?

    宋朝宰执大臣自太宗赵光义开始就走马灯似的换。换的人多,走的人也多。可只要没欺君叛国大罪如丁谓,就不会在地方上呆太久,很快就会调回京师,享乐终生。其实就算丁谓。也在晚年被刘娥赦免,只不过他还没进京城就病死了。那么范仲淹究竟做错了什么事,要在风烛残年奔波天下。直到劳累至死呢?

    回顾他的一生,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符合儒家教义下的典范。就算以现代人的眼光来挑剔,他也拥有一从低到高、顽强自立的完美人生。无论在jing神还是实质上,都为民族和国家做出了同时代里的最大贡献。这些都被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