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崖山_智高造反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智高造反篇 (第3/7页)

时代人看在眼里,更被后世所承认。那个“三百年间第一人”的头衔只是个标准说法。他死后,无论宋朝还是后来的元明清三代,只要提到范仲淹,其名誉可直追华夏文明代表、那位万世师表的孔圣人!就算他的子孙没法得到“衍圣公”的头衔,可也一样得到最大程度的尊敬。如你是北宋范文正公的嫡传子孙,每个人都会对你肃然起敬!

    那么提问:为什么他会像被流放一样劳病至死呢?他得罪了谁,一直不被原谅?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夏竦。这无耻的老滑头被赶出京城后,只隔了一年就又回来养老了。当时无数人鄙视他、声讨他,要他立即滚蛋!可夏竦充分发挥了他的不要脸jing神,就是赖在京城里,死不挪窝!

    两相对比,范文正公的遭际只能从他为人立身的亮点上去考虑了。有一篇文章,是凡识字的中国人,都曾读过:《岳阳楼记》!这不是在说岳阳楼,而是范公在贬谪之路上心cháo翻涌,为自己一生做出的归纳总结。其中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范仲淹一生遭遇的根源所在!

    他和夏竦区别在哪?除正邪之分,在当时皇帝、大臣心中,恐怕范仲淹远远不如夏竦般可爱。那个善解人意、讨喜乖巧、从不正颜厉sè、非常会享受生活的夏竦!前面提过,进入1045年后,北宋仁宗朝就开始了平安富足的好ri子,内忧外患都没,养得所有人都活在美梦里!当然美梦过后变悲哀:黄河大改道,王则、侬智高造反…但只说在那段悠游岁月里,京城里的人为什么要想念范仲淹?他总忧来忧去的,动不动就危言耸听搞新政,动不动就提醒大家要小心外敌内乱,每时每刻都不让大家过清心ri子…

    这样的人,就让他离远点,自己忧着玩去!这就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