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新政解析篇 (第2/7页)
仲淹的10条为准。但要小心:韩琦也发过言了,他也开过会,且头衔很高。这就造成了一事实:范仲淹有多高,韩琦就也有多高,无论如何都差不了多少,大家是平级!甚至富弼也同样。君子们“和而不同”没有谁是绝对说一不二的领袖! 现在提到这些,只是要说明一件事。即范仲淹新政还是彻底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全是用于改善宋朝当时的政府职能,就算触犯了官场上一些利益,也非常轻微。他没法像30年后那场真正改革性质的变法中。那位天地神明祖宗皇命都不在乎的人,所达到的激烈对抗程度(顺便说下,那个人就在一年前考中了进士,名次蛮高的,是一甲第4名。现在正在南方一小地方当个芝麻小官,奉养母亲,教携诸弟,日子过得很清苦) 综上所述,范仲淹出发点很好。方法很柔和,皇帝决心也很大,只是1个月后,新政就开始在全国实行。这形势是多么喜人啊。那么请问,为什么就出了岔子呢?问题就出在新政推行的头一条“择长官”上。 宋朝中央部门,计有三省(中书省、枢密院、三司)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二十四司(吏部4司:吏部、司封、司勋、考功。户部4司:户部、度支、金部、仓部。礼部4司:礼部、祀部、主客、膳部。兵部4司:兵部、职方、驾部、库部。刑部4司:刑部、都官、比部、司门。工部4司:工部、屯田、虞部、水部)地方政府是三级:路-州(或府、军、监)-县。在赵匡胤时期“路”还没叫路而叫“道”全国分13道,道级单位里有“漕司。宪司,仓司,帅司”其它州、府、军、监、县也都有各自的正副之称。级别清晰。 要先说明的是这里大部分都与唐代相同,甚至也被后世延用,如六部二十四司等。但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