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临安城美食录 第39节 (第2/6页)
哪怕是在一千多年以前,适龄青年男女也逃不过被催婚的命运。 “多谢陈三娘好意,可是我并无婚娶的打算。”林稚婉拒。 没想到陈三娘毫不在意:“现在没有打算,就能代表以后也没有了?先见一面再说。” 瞧这话术,简直和后世一模一样! 罪臣之子的事到底不能说,林稚咬了咬牙,“……我有隐疾。” 够不够狠!这下总不会再强迫他了吧? “哎呀。”到底姜还是老的辣,陈三娘一眼识破他的推脱,“你就诓我吧,小郎君,你一天到晚在庖厨跑来跑去,聪明又能干,哪里像有隐疾的样子!” 林稚沉默了。 见他不说话,陈三娘趁热打铁,“小郎君,你就别推辞了,我已经告诉我那贤侄女了。女郎年轻面薄,你若不答应,叫人家的面子也过不去是不是?” 林稚苦笑:“三娘,您这是先斩后奏。” “什么斩啊奏啊的,三娘听不明白。”见事情已成,陈三娘笑得越发开心,“你也别有什么心理负担,能成自然是一桩美事,若不成也不必往心里去,就当是见个朋友。” 盛情难却,林稚只好点头。 自前朝开始施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便一直排在最末等的位置,本朝政策虽有所松动,商人地位得到提升,但人们心中一直保留着“士农工商”的传统排位。 陈三娘的贤侄女陈氏女郎,家中做的是船坞生意,属于“工”,按照地位要在他这个开酒楼的小老板之上。 陈三娘高看他一眼,他不能不领情。 到时和那陈氏女郎把话说开就好。 “我和那头商量商量,回来再把时间告诉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