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道_第三百四十八集 戈壁奇石(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八集 戈壁奇石(二) (第1/4页)

    第十一是碧玉。

    碧玉零星散布于苏红图火山岩带及其外侧戈壁滩中。

    以棕褐色为主,少部分呈红、绿、黄等色。

    其石质细腻坚硬,不透明,内部结构构造均一,少有不同颜色的条纹。

    其原岩多呈脉状充填于熔岩的各种裂隙内,故石体形态常较简单拙朴,有时裂成小碎块。

    块度一般为5-20厘米,大者逾0.5米。

    少部分产于熔岩气孔、空洞中者,常呈种种奇美大方的造型而出神入化,小块碧玉有时形成惟妙惟肖的象形石。

    第十二是老皮碧玉。

    老皮碧玉是指那些具有浓厚的褐红、褐黑色老包浆的碧玉,它们集中分布于银根北侧的火山岩带低山区,少量赋存于苏红图以西和乌拉特玛瑙湖等地。

    其原岩以褐色碧玉居多,红、绿碧玉较少。

    以山形景观石和抽象石为主,部分象形石。

    块度多在5-50厘米,偶达1米左右。

    老皮碧玉以粗犷大气、拙朴雄奇的造型,苍古醇厚、浓墨重彩的老石皮,以及博大遒劲的气韵而倍受石界尊崇。

    第十三是蜂巢石。

    蜂巢石广泛分布于苏红图火山岩带及其附近,为气孔状玄武岩、安山岩的风蚀产物,呈红、褐、灰、黑色,表面光洁,外形婉转曲折,玲珑跌宕,孔洞相连,走水通烟,气韵苍古。

    块度通常为10-30厘米,外形有时状物似兽,但更多呈现奇峰异峦。

    当气孔中充填有各色玛瑙杏仁体时,则别具一番韵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