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34节 (第5/7页)
,却是一样要参加的,否则会被革除“童生”的名头。 消息一出,顺天府辖内的众多生员,纷纷赶往府学,临时住在周边等待大宗师的到来,十分积极,只因督学大人是来年六月院试的主考官——哪个生员不想在大宗师面前讨个好印象呢? 初五这日,裴少淮等三个小子穿上童生服,与其他童生一道在府学外列队,夹道迎接大宗师的到来。 铜锣声起,八抬大轿之上,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小老头,头发斑白。听闻说,这位赵督学原在翰林院任五品学士,去岁方才被任命为北直隶督学大人,文风喜好众人尚未知晓。 虽只有五品,但掌管一省之学政,关乎百姓教化,历来受人尊崇。 今日是顺天府张府尹亲自陪同。 等轿子过后,又见两名身强体壮的刽子手抬着一个大箱,紧随着督学大人进了府学。 众人散去之后,裴少津好奇,低声问长兄道:“大哥,大宗师出行怎么还带着两个刽子手呀?瞧着好不吓人。” “不是他想带的。”裴少淮应道,“是朝廷规定要随行带着的……你猜猜那大箱子装着何物?” “何物?” “装着一套囚衣和刑具。”裴少淮解释道,“这是给督学大人准备的,朝廷意思是,一省之督学责任重大,若敢营私舞弊,有悖公允,一经查明,立地行刑,所以才让刽子手一直跟着,以此来警醒督学大人。” “听着真吓人。”徐言成缩缩脖子,说道,“我以后可不要做甚么督学大人,光想着后面跟着两个刽子手,哪里还有心思授学、考校生员。” 裴少津却道:“我到觉着好,但有公允在,天下有识之才方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