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34节 (第6/7页)
机会入朝为官。” 午后,众位生员整齐坐在府学里,听大宗师授课。 翌日,则是生员岁考。岁考题目并不难,与县试难度差不多,但凡平日里不曾懈怠读书的,皆能顺利答完。那些勉强过了府试,平日里没有好好温习功课的,便要小心了,岁考成绩分为六等,若是被评为最末一等,这“童生”的名头就没了,重归庶民。 数日之后,岁考成绩揭晓,判作一等、二等者,再进府学面见督学大人、顺天府尹,由赵督学当场考校学问。裴少淮被判为一等,裴少津、徐言成则为二等,均在此列。 夫子提醒裴少津和徐言成道:“你们两个不参加来年院试,安静听着便是,切莫为了出风头而贪言。” “是,夫子。” 考校学问这一日,赵督学所出题目为:“兵食天下之大计。”问诸位生员如何理解此话。 属军政策问。 场下筹备已久的生员们,自然是跃跃欲试,只需得了大宗师的赏识,来年秀才之名自是手到擒来。他们多从“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或是“兵食充足,军心大稳”、“战力之源”等诸多方面论述,抑扬顿挫,喝声连连。 大宗师亦微微颔首,但并未多作点述。 裴少淮在场下暗想道,赵督学身为翰林文官,从不务兵家之事,明明可以考校四书五经之学问,却出了这样一道题目策问军务,想必他是知晓张府尹之喜好,特意而为之,毕竟张府尹官居三品,高了他两级。既然是有意替张府尹出的题目,答得好与坏,自然要看张府尹的评判。 裴少淮还在沉思此事,却闻张府尹呼道:“宛平县裴少淮可在?” 裴少淮忽听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