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_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第11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第116节 (第9/12页)

是泥沙俱下、难以统计,而需求狂猛扩张、大浪淘沙之后,产品的质量居然也出现了微妙的提升——除大量买卖不堪入目的三俗文章之外,市场上竟开始隐秘流传起了某些不可告人的奇特言论、不容于主流的儒学册子;譬如某本署名为“子虚氏”的《四书批注》中,就根据《孟子》“尧舜与人同也”,推论出了“人人皆可为尧舜”的惊人观点,较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还要激烈可怕得多。

    所谓“王侯将相”,也不过只是当世的贵戚高官而已;可尧舜却是圣人,是天子,是一言足为万世法的先王——“人人皆可为尧舜”,你是想做什么?

    这样危险之至的思想居然在朝廷到处流布,略无阻遏,上下连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要不是翰林学士张太岳到西直门淘换旧书时偶然翻到了一张传单,恐怕中枢内外都还要蒙在鼓里。而等到外务处派人仔细调查,才发现类似的册子早就四散传播、不可控制,所谓散入春风满京城矣。

    这样离经叛道、大逆难言的文章,按理说是要上报宫廷,设法重重惩处的。但发现此事的张太岳却是左右为难,犹豫不能决断。毕竟,如今真君在西苑禁闭的时间越来越久,服药修道举止颠倒,外廷已经很难猜测皇帝的心意,各个都有如履薄冰的畏惧,轻易不敢上报;再有,这些新式的传单能够大量印发、迅速散播,多半也是仰仗着从穆国公府扩散出的全新造纸术及印刷术,要是皇帝动怒后查得太细,搞不好就会波及到国公府,乃至直接牵涉世子本人……

    于是,长久思考之后,张太岳将详细奏折夹进了一份厚达五百多页的城防修缮报告里,装进盒子中递了上去。

    反正现在海内平靖,就算有一点异端邪说,也没什么大碍……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