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六) (第1/5页)
那么,孔子说的“不占而已矣”的实质内涵与真实意图是什么呢? “不占而已矣”是孔子晚年读《周易》读出的心得体会。“不占而已矣”反映了孔子对《周易》一书重要的认识突破。这既涉及到对《周易》一书的性质认识问题,又是关系到社会意识形态里道德建设与传统巫术占卜信仰的辩论关系问题。所以要理解“不占而已矣”这句话要结合前文的两个引用,通篇去分析认识,才能体会到孔子的真意图。孔子通过两个引用,而得出“不占而已矣”目的,是强调人要守恒德,就不会遭受耻辱,若能“恒其德,还用占卜吗?”这就是逻辑关系。人有了道德观念做行动的准则,还用占卜预知吉凶吗?当然没有必要了。心里时常装着为他人奉献的信念,当然就没有必要考虑什么得失了。这不正是“不占而已矣”的真实含义吗?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孔子强调恒德,即道德建设,正是排击巫术占卜的根本法宝与武器。这里的“不占而已矣”不能理解成“有德可占,无德就不要占卜了”的那种错误理解。 “不占而已矣”其意是显而易见的,孔子先引用南人的常言“人而无恒,不可以做巫医”(《辞源》里解释“巫医”是巫师与医师,古指低贱者的职业)。巫与医在先秦时期,是很难分开的职业,巫与医有时是同一的角色。巫与医是为人能占卜预知吉凶及跳神除灾和用动植物治病者。孔子从引用南人说的“人而无恒”,从第二个引用内容来看,其意已知是讲“道德”的含义,而是指“没有恒德”,而不能直译成“人不能守恒”,应是“人若是没有恒德”,才符合句子语意的。那么,孔子第一个引用的内容意思是“南方有句常言,‘做为一个人若没有恒德,是不可以用他做巫医的’”,说明这种职业身份特殊,如同现代的医生,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